本共識寫作過程中,系統檢索了臨床研究數據,按照循證醫學的方法,總結了沖擊波治療在肌骨疾病方面的適應證(未包括沖擊波在心血管、泌尿系結石等其它領域的應用)。檢索的數據資源包括荷蘭醫學文摘(Embase)數據庫、PubMed數據庫、美國國家指南文庫(N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house)、評價與傳播中心...
2019每年10月第三周的周一,是國際疼痛學會倡議設立的世界鎮痛日,國際疼痛學會會發布下一年度的關注主題。在我國疼痛醫學奠基人韓濟生院士的倡議下,我國將每年10月的第三周確立為中國鎮痛周,并在此期間舉辦宣傳活動,以及開展相應的科普教育、疼痛醫學教育或醫療服務項目等。...
201960年代初,西德道尼爾航空公司的科技人員發現當飛機高速穿過雨云時,可產生一種沖擊波使飛機內部的器件受損,而飛機外殼卻完好無損,這一現象引起物理學家的重視。1963年,該公司成立了沖擊波研究室。1966年,該研究室的一位工程師偶然接觸到正在工作的沖擊波靶子,他的身體產生了如同電擊一樣的感覺,這位工程師立即意識到這是沖擊波進入人體后產生的效應。...
2019隨著全民健身的興起,參加運動的人群越來越多。如此龐大的運動人群,也增加了損傷的發生。人們的運動熱情上來了,但是后勤的保障,健康運動的科普,指導,還需要專業人士參與進來。要全民健身,更要全民健康。...
2019醫療器械50多萬家經營企業小而分散,目前正在以大企業為中心趨于集中。行業的調整導致利益重新分配,中小經銷商的利潤受擠壓,大企業或是最終受益者...
2019中國的傳統醫學中,針灸占有重要地位,并已廣泛流傳至東南亞甚至全世界。1960年代,中國出現了“針刺麻醉”新事物,更引起了全球醫學界的廣泛關注。1997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舉辦“針刺療法聽證會”,對針刺具有鎮痛和止吐兩種作用加以肯定。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目前已有183 個會員國認可使用針灸,其中18個納入醫療保險體系。...
2019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迅速崛起,城市化大變革時代的來臨,給國人帶來豐富物質生活的同時,也伴隨著工業污染,城市及農村空氣、水源的污染、生活節奏加快、競爭壓力增大、食品安全問題凸顯等諸多不利人民身體健康的因素出現。這一切必將導致人類“疾病譜”的改變...
2019慢性軟組織疼痛源于急性軟組織損害后遺或慢性累積性勞損形成。病理變化為肌細胞周圍膠原纖維的代謝異常,膠原纖維的沉積、老化,造成整個肌結構的框架塌陷,組織內壓力增高。增高的組織內壓力影響了肌肉內的微循環,代謝功能異常產生無菌性炎癥。無菌性炎癥刺激游離神經末梢產生疼痛感覺。治療無菌性炎癥的方法就是改善微循環,降低組織內壓力,恢復膠原的正常代謝。...
2019陜西省疼痛學分會青委會學術沙龍暨寶雞市疼痛分會膝痛專題研討會...
2019中國慢性疼痛發病率也在30%左右。目前,常見的疼痛主要有:頸肩疼痛、慢性術后疼痛、帶狀皰疹后神經痛、三叉神經痛、腰腿疼痛、肌筋膜痛、關節痛和癌癥疼痛等。其中慢性疼痛中關節痛為51.28%,肌肉痛為35.90%,牙痛為33.33%,痛經為28.00%,頭痛為21.79%,也就是骨肌疼痛的患者能占到慢性疼痛中的77%,也就是骨肌疼痛發病率30%X77%=23%。...
2019請輸入搜索關鍵字
確定